基本情況:
小張(化名),男,16歲,揭陽人,2020年2月7日入校。小張在初一時開始上網,慢慢沉迷網絡游戲,到最后無法自拔。上課時,經常想起網上的內容,一放學就往網吧跑,一上就是一個通宵,甚至不吃不睡,成績直線下降,上課無精打采,總是控制不住自己,為此還經常逃學逃課,與家人吵架,最后還學會了抽煙喝酒和紋身。易沖動,與同學不易相處,不善交往。
“照片僅供參考,非案例中人物”
輔導方案:
(一)整體方案
1、輔導時學校家庭緊密配合,及時互報情況,共同解決問題的方法,建立有效的監控系統;2、提高自身能力的建設;3、輔導原則:(1) 耐心細致,運用認知療法,加強他自身的心理品質與自控力;(2) 父母和兒子共同參與輔導,縮短他們的距離,加強家庭內部成員的溝通;(3) 請教官積極挖掘其閃光部分加以表揚;(4)轉移注意力,促其重新發展自己原有的興趣愛好,走近同學。
“照片僅供參考,非案例中人物”
(二)面談溝通
學校引導該生對自己的以前行為進行反思。他自己分析如下:
1、上網成癮荒廢了學業,對學習的興趣明顯降低,上課無精打采,作業不做,成績直線下降,因此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父母的責罵甚至暴打,造成與父母關系不好,對老師恐懼;
2、與同學交往能力減退,心情不好只想找網友訴說,連平時關系還不錯的同學也疏遠了,現在班上沒有一個朋友;
3、花了許多錢用于上網,有時還為之而省吃儉用;
4、原有的興趣愛好,如打籃球,下棋,現在也不感興趣。身體狀況有所下降,視力下降很多,有時甚至會神情恍惚,受不了陽光的照射;
通過上面寫的內容,他自己感覺生活不正常了,這說明他還處于輕度網絡成癮,還可以通過輔導,幫助他克服該癥。比較上網的利與弊,顯然目前情況是弊大于利。鼓勵他下決心擺脫網絡的束縛,重新找回自我。
“照片僅供參考,非案例中人物”
與學校做出約定:時間努力用于原有的好的興趣愛好上,多打籃球,并建議他左手套一條皮筋。有時實在是想上網,就狠拉一下皮筋,讓自己覺得疼痛,一有念頭就有疼痛感產生。
同時與其父母做了一次面談。父母也正為此而發愁,無計可施,他們表示會全力配合學校,學校提出如下要求:1、父母要積極與他進行平等的交流溝通,并能主動和他聊聊學校中的事,他感興趣的事,也可共同參與他感興趣的有意義的活動,尊重他的認知,滿足他對精神之愛的需求,以此來減少他上網找寄托的欲望;2、改變教育方法,尤其是爸爸切不可采用打罵此類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;3、可逐漸減少給與的零用錢,限制上網經費的來源;4、父母與班主任互通作息時間,監控他的課余時間,從而構建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。